在弯道超车、捞钱掘金的同时,结交一堆志同道合的朋友们。
7月底刚从青岛交流&学习回来,加上读大学及工作。
共在青岛呆过6年,倍感唏嘘。
至2022年7月,是王校长毕业的5年的时间了。
5年的时间,让我自己的生活,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
或许是运气使然,或是“时间复利”的力量,或是这些年瞎折腾的积累…
总之我是幸运的,感谢。
更是感谢能耐心阅读完本篇文章的仁兄及姐妹们。
于是便有了今儿的文章,搞个长文来做一个自我介绍及经历。
大学期间(初生牛犊)
原名:英雄豪杰,取其首字、尾字,加上姓,便是王英杰。
有句自创座右铭:“你可别看我身体瘦弱,我可全硬在了骨子里头。”
跟大部分普通人一样,出身于山东潍坊某不知名小镇。
自打小就喜欢折腾,也曾班级第二疯玩到倒数,但13年高考运气爆棚,考上了青岛某大学,当时感觉安卓开发特牛逼,于是就报名了软件工程JAVA方向。
刚上大一就有了自己“干点买卖”的打算,当时哥哥跟姨夫分别开了生产电吉他的厂,于是就自己印了一批名片,在学校里分发。
亦做过某宝,当时也可以做店群,不用天天开车,有货源价格优势即可。
包括去脸书上卖给老外吉他半成品(仿琴容易侵权)。
大一就实现了不问家里要生活费的小“成就”。
接下来,开始折腾公众号,跟朋友做了三个,还有第三方商家的微网站及公众号运营。
第一个,属于本校区类型
外卖大战,跟做饿了么市场推广的学长合作,本校区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在校大学生都关注了。
后来工作了,卖了2W+。
第二个,小额贷款类的,由借贷宝这个平台产生的想法,也是校园贷遍地走的那几年。
借400一周后还500,ZFB的借条嘛,当时赚了一点小钱。
后来想做其他项目,就交给朋友去做了。
第三个,公众号整合ASO平台,也就是所谓的苹果试玩平台薅羊毛。
整合了30+试玩平台,在贴吧、天涯、豆瓣、闲鱼等平台发帖,包括学校厕所坑内贴小广告。
打着兼职赚钱的名义,让别人走我的链接,去吃佣金。
也带朋友薅,一下午赚个500~800左右。
还给一些本地的小商家去运营公众号,给人做微网站。
大道至简,公众号图文推送伪原创,微网站直接套用微擎模板,后台改改样式即可。
微网站,当时一单可以纯赚1K~2K,一晚上的事,拖一周左右,说有技术难度,无非就是信息差罢了。
大三,跟学弟注册公司,法人是他,因为毕竟他“家境殷实”,投钱比我多。
然后积累人脉,资源,项目,不断的付费学习,最巅峰的时候一学期赚了20W+
靠以上经历,互联网大厂的简历基本上都过了。
当时确确实实赚了点钱,但本身当时就贪玩,喜欢喝酒、数码、把妹、夜场、体验各种生活等。
但年轻人未经过太多事,钱来的容易了,并不是一件好事。
则带来的是欲望的不断增长,飘了。
于大学生而言,无非就是面子、妹子及个人私欲。
搞过烧烤店、体验过苦力活,追求个性,手机首发,泡过洋妞,名包名表炫过富,亦沉溺于酒精不能自拔,也大学出过事…
这就是王校长大学期间的真实写照。
有的回忆都快十年了,某些事已经尘封在岁月的痕迹中,或当时没及时记录下来,再也记不起,或不想再提及。
这1902张图片,确确实实记录了王校长的大学时光。
每次过一遍,明明深知再也回不去的青葱。
真想说的是,不管是青春有悔亦是无憾,经历真他丫的是个好东西。
当下的一切,都是最好的安排。
切莫因为一时的享受,忘却了积累、复利、不断前行的重要性。
不过,耐心看完,接下来我会说毕业后:
1.为什么消费主义让我负债20W+;
2.为什么要做销售,从一个课程顾问,做到校区校长;
3.为什么我从青岛,回到了三线老家—潍坊;
工作经历(个人成长)
1.工作期间负债20W+,源自于个人欲望+消费贷款
个人欲望很容易理解,天天喝酒甚至酗酒,沉溺于数码、美色、高消费等。
即便月收入2W,也要花2W,借了东墙补西墙,加上高额利息,陷入无限利滚利中,无穷尽也。
20W+的负债就这么来的。
2.当初看不起销售,感觉销售岗只有肄业跟高中没有毕业的,底层人才愿意去做的
大学辅导员帮了我太多,要不是因为他,我可能甚至都毕不了业。
所以其要开培训的时候,说帮个忙,就无条件的接受了。
人要懂得感恩,互相提供价值。
不管是做啥,离不开销售,逃不脱营销套路。
包括上述的20W+的负债,源自于那些狗贷的路数。
为什么能做到校长?
工作期间两年年底PPT演讲第一名的截图,
三张图解释明白:
从一个地推见了家长都脸红的销售员,到见了客户可以侃侃而谈,中间吃了很多亏,被同事捅刀、老板画饼、甚至被家长莫名其妙的打过…
这不就是成长嘛…
总之你能给总校及股东搞来多少销售额?从中能赚多少钱?
这是最基础的,然后你得懂人情,懂管理,懂运营,懂财务,多一点职场上的技能,“狗”一点。
人家才会“尊重”你。
先学做人,懂付出,懂感恩,学会交“学费”。
不管是物质上的,还是精神上的,时间上,认知上的打击。
也曾赚到过钱,吃过一堆亏,反而这几年才是我成长最快的。
3.再后来,选择了小富即安
谁年轻时,不曾给自己私底下许诺过呢,说我要以后怎么怎么滴。
要开啥豪车,年入几百个,住别墅搂着白富美睡觉,总之得出人头地嘛。
看文章开头,我说过,俺就一小镇青年,况且还负债呢。
家里人掏空钱包,累死累活就给别人天天打工了。
更别提在青岛买车买房,结婚生子,生病养老…
牛累死累活的耕地,从来没有一块田是属于它的。
我学会了:
人要知足而常乐;
人贵有自知之明。
不甘情愿,而且我想好了。
回潍坊,三年之内,年入百万,就已经碾压99.99%普通家庭的孩子了。
到目前为止,我做到了。
声明一点,不是说大城市不好,必然的是机会多,认知层度高,可能抓住某个风向就起飞了。
我只是做出了我当时自认为的,一个正确的选择。
接下来,听我说,我会告诉你我是如何“逆袭”的。
个人创业(不飞则已)
1.初回潍坊,依旧有“打工思维”
2019年6月末,回到潍坊。
但三线城市嘛,即便管理岗位,累死累活,一个月撑死了2W左右。
还有20W+的窟窿在扩大呢。
至此,结合之前的经历,我做了一个决定。
毕竟死猪不怕开水烫嘛,大不了到年底甚至多负债四五万,给自己留三个多月的时间。
不成仁便成魔。
2.开始逆袭
我永远记得,第一次成交了一单,甚是开心,出去请朋友喝酒甚至还亏了。
然后路愈走越顺,用了一年的时间,在有一定的积蓄的同时,把所有的负债还了。
我做了啥?
结合之前的经历与积累,闲鱼、贴吧、豆瓣、虚拟资源、薅羊毛、电商、商业IP、公众号、研究技术、B站、卖咨询、卖服务等等。
每一项我曾研究过,然后打造了一个人的SOP。
在做互联网项目赚钱的同时,再结交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,整个付费社群,一起捞钱掘金。
见了太多的营销套路与洗脑操作。
我决定自己做一点事,追的是“小而美”。
3.沉淀与积累
要学会持续的学习了,坚持,积累,死磕,深耕于你所擅长的、感兴趣的、能带来收益的一份事业。
优秀的同行是你最好的老师,先复制、模仿,去优化,最后超越。
这句话看起来很通俗,但属实是感受深切的。
且财富的积累,是有四个阶段的:
被动赚钱—主动赚钱—延迟收益—单位时间效率
被动赚钱:当时干校长虽然有面子,但还不得看老板的脸面嘛,因为是他给我发工资,哪怕再升职也是他们说了算,永远都是“囚徒”。
主动赚钱:人在年轻的时候,对赚钱这事保持好奇心,一定要主动研究点什么,纯靠自己赚点钱,即便只够养活自己的。但未来可期,慢慢就走顺了。
注:并不提倡撂下主业去创业,慢慢过渡。
延迟收益:不要赚眼前的钱,一开始做社群的价格挺低的,就为了测试当时的我,有没有做IP、培训的能力,倘若有一定结果就专注了,然后这种延迟收益的心理,就可以逐步放大了。
单位时间效率:不再靠自己单位时间赚钱,而是一份时间出售N次。
其他的账户就不发了。
刨除七七八八的费用,21年年入100W+的目标已达成。
买了人生中的第一辆车。
在老家购置了两套房。
也算是此鸟不飞则已了。
写在最后(捞点真意)
给自己设一目标:
今年的目标为纯利300个;
所有的收入已纳税。
每年付费、红包、请客、咨询的费用不低于10个;
2023年出个人单曲,已经完成50%歌词demo了。
之前总是说吾非百万之辈,我决定不装了,让你从另外一个角度认识王校长。
于自媒体来说,咱一边在展示价值,粉丝也在观望你。
任何的关系,源自于价值交换,倘若想混圈子,要么砸钱,要么身上有点东西,不然谁会鸟你呢?
作为成年人,在互联网上,说白了就是互相利用,简单又粗暴。
66666666
😍